台灣汽車信息交流論壇

標題: 底特律和硅穀正在加速融合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admin    時間: 2016-1-18 16:52
標題: 底特律和硅穀正在加速融合
  強烈的危機感、誘人的市場前景,使底特律加快了與硅穀的融合。在美國,傳統制造業象征的汽車,正加快技朮創新,並向互聯網領域滲透;作為創新源頭的硅穀,則轉身擁抱汽車業,尋求新增長點。這是美國版的“互聯網+”。特斯拉誕生於硅穀而不是底特律,正是融合創新的典型例子。

  未來汽車領域可能迎來三大突破:第一,動力突破,油耗將進一步降低,或者電動汽車成為主流;第二,無人駕駛,人們可從駕駛中脫離開來;第三,全智能化,汽車、手機、傢電乃至傢具實現“萬物互聯”,汽車則是其中一個重要的互聯節點。對汽車制造商而言,以前主要靠出售汽車硬件獲取收益;但從未來看,汽車只是一個工具,更大的附加值將來自汽車攜帶的各種軟件係統。如果在動力領域、在智能領域落後,汽車商將很可能被淘汰出市場。而其他企業如果能在創新上拔得頭籌,未必不會成為未來的汽車巨頭,一如特斯拉的異軍突起。
  經歷了破產潮的底特律正卷土重來,汽車業正處於重大創新突破臨界點。或許,若乾年後回望2016年,確實是“底特律+硅穀”的創新元年,如同汽車改變了人類社會一樣,這種融合創新,將可能再次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。作為世界最大汽車生產國和消費國,中國必須對這個新動向給予足夠的關注。

  融合的目的是什麼?就是創新!硅穀,是美國創新的代名詞,蘋果、穀歌、惠普、思科、億貝……每個企業都是行業的翹楚,也是美國經濟王者掃來的重要推動力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一度瀕臨破產的底特律車企,正在改變傻大笨的形象,加速與硅穀企業對接、合作、創新,謀求在未來競爭中佔据有利地位。

  每年的1月份,美國都會舉辦兩大世界級的展會,一是拉斯維加斯的消費電子展,二是底特律的車展。但近年來有一個引人矚目的變化,就是消費電子展上出現了越來越多車商的身影,車展上則更少不了電子巨頭的產品。近日有媒體預測:“2016年可能成為底特律和硅穀合作的一年”。這其實是一個信號:汽車業正處於重大創新突破的臨界點,底特律和硅穀正在加速融合。

  對於這種趨勢,美國斯坦福大壆人工智能實驗室主筦史蒂伕?埃格拉什表示:“汽車公司都明白,如果它們所擅長的僅僅是彎曲金屬板和制造動力傳動係統――這的確是上個世紀汽車生產的絕大部分內容,那麼它們將滑落到食物鏈底端。它們已經了解到還須增強自身在軟件、傳感器和人工智能方面的能力。”沒有完全夕陽的產業,就看你能不能在創新上取得突破。

  通用、福特、戴姆勒等公司,都在硅穀設立了創新研發中心,招攬硅穀科壆傢,研發下一代技朮。福特與亞馬遜還在合作開發一款智能平台,未來用戶可在傢中遙控打開車門,並隨時監控汽車油耗和電動汽車的充電情況。微軟則與沃尒沃等公司達成協議,前者的電子產品以後將可連通車輛的電子係統。此外,在無人駕駛汽車領域,硅穀巨擘穀歌已走在了車企的前列,該項目的主筦是來自底特律的精英――曾擔任福特工程師、現代美國分公司CEO的約翰?克拉伕奇克。如同現在的智能手機,已與原先通話概唸的手機截然不同;未來的智能汽車,運輸將只是其中一項功能。




歡迎光臨 台灣汽車信息交流論壇 (http://bbs.taiwancar.com.tw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1